我的第一次半程马拉松——上海马桥

一些碎碎念

今天上午在家门口参加了一场半程马拉松,目前除了腿酸外还没有什么异样,可能是运动量太大,现在快 23:00 还是没有困意,写一篇流水账打发打发时间…

为什么报名这场比赛?

断断续续跑了四个月,想体验体验跑马氛围

为什么选择马桥半马作为首次挑战?

  1. 无需抽签,报名就能参加
  2. 离住处近,驱车十来分钟到达

赛前是啥心情,有啥期待?

蛮期待的,毕竟没参加过。

赛前准备

报名流程与参赛包内容

在一个叫 润赛美佳 的微信小程序报名,以为交了钱就行,没想到还有些限制:

年龄 16 ~ 65 提交一年内完整的体检证明(需含 心电图、心肺、血压三项基础证明);或至少体检以下任意一项资质证明:

  1. 三年内半马完赛证明;
  2. 十公里及以上越野完赛证明;
  3. 相应健身教练/教员认证证书(例如 Cossfit-L1 / NSCA-CPT)

还好我每年都有体检,直接把去年的体检报告给传了上去,不大一会就收到短信通知报名成功

训练回顾

具体的训练计划几乎没有的,只是赛前半个月多跑了几次 5 ~ 10 公里的有氧。失策的是跑前 3 天歇息没出去跑,有氧能力是有所下降的。

穿搭

饮食与作息的调整

赛前没睡好,断断续续醒了几回,后面看了 Garmin 手表睡眠统计,发现赛前才睡了不到 4 小时。

比赛当天

出发前的流程(起床、交通、热身)

因为是早上八点开始起跑,时间还是很充裕的。六点起床洗漱、吃早饭,拎上头天晚上准备好的手提包就出发了。驱车前往花费不到 20 分钟,七点一刻到了会场。

比赛现场的氛围

人是真的多,没记错的话好像大概有 4500 人。其中有健康跑的,又有跑半程的。随便找了块空地,热身做起来。起跑的时候排在了很后面,龟速前进到起点时,距枪声起码过去了 2 ~ 3 分钟

比赛现场的氛围

赛道情况(路线、补给点、沿途风景)

这个赛事路线蛮多折返的,像是贪吃蛇。每 5 公里设有饮水点(佳得乐的功能饮料),从 7.5 公里开始,每 5 公里设有海绵(沾水的海绵,降温的);然后是 5 公里 、10 公里 、15 公里 、 17.5 公里设有补给站,除了 17.5 公里有香蕉和能量胶外,其余的几个站都是香蕉。

赛事路线

比赛过程中的身体感受与节奏控制

虽然比赛过程中又刮风、又下雨的,但身体并没有感到不适,这种天气个人感觉还是比较赞的,凉快!但赛后在Garmin App看了下这次平均心率达到了 189 BPM,吓死…看来菜还是得多跑,争取把心率降下来。下面是跑步过程中拍的照片。

跑步过程中拍的照片

中途遇到的问题与应对

很顺利,没有遇到什么问题。但好奇的是他们是怎么做到一边跑步一边吃香蕉的?我吃了一小块,差点被噎着

完赛的感受

冲线瞬间的心情

吼吼吼,最后 2 公里是真的漫长,看到完赛拱门的时候身体瞬间来劲,冲冲冲!

完赛拱门

完赛数据

日期 标题 距离(Km) 时间 平均配速 平均心率 平均步频 平均步长
2025-04-12 半马 21.0975 02:25:11 6:52 / Km 189 bpm 175 spm 0.82 m

奖牌

过了完赛拱门后,很多志愿者在引导我们去领奖牌、完赛包,周边还有很多活动,但是排队的人很多,就没有去凑热闹…此时只想赶紧回家洗澡、躺平。

回去路上碰到了后半段我跟了一路的“230兔子”大哥,我们合影了。

和兔子合影

完赛证书

我的完赛证书

复盘

做得不错的地方

  1. 心态稳住了。最重要的是心态,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完赛。过程中虽然几次想停下来走走,但都咬牙坚持跑完了,算是突破了自己的一个心理门槛
  2. 节奏控制得还算合理。前半程没有一味冲太快,保持了一个相对舒适的配速,也为后半程保留了体力

还需改进的地方

  1. 赛前睡眠严重不足。看了佳明的睡眠数据,真正的深度睡眠才 2 小时 37 分,基本上属于“熬夜赶早班”的状态。建议下次比赛前两天就开始调整作息,提前准备,避免前一晚焦虑导致失眠。
  2. 拉伸准备不充分。原本打算跟着主办方的拉伸活动来热身,但现场人太多,完全看不清动作,只能自己随便拉了几下,还不到 5 分钟。这显然不够,建议以后提前找好空地,自己完成一套完整的热身和拉伸流程。
  3. 赛前吃饭节奏有问题。吃早餐的时间和比赛开始太接近,刚开始跑的时候有点顶胃,下次要提前 1.5 ~ 2 小时吃完,保持肠胃轻盈。

初跑者的建议

虽然我也是初跑者(手动狗头),但多少还是有一丢丢经验的,分享一下。

  1. 如果是第一次想跑半马,建议平时月跑量至少维持在 50 公里以上,长距离耐力需要日积月累。如果训练不够,后半段只能靠走,那跑步的乐趣会被打折
  2. 能量补给一定要有准备,能量胶、盐丸这些。我的做法是:赛前吃 1 袋盐丸,比赛中 8 公里 和 15 公里各吃了一包能量胶。补给不光是为了体力,更能防止抽筋和低血糖
  3. 装备提前调试好,包括鞋、手表、等,建议平时就穿戴着训练,比赛当天不做 “新尝试”

结语

这场比赛像是对自己身体和意志力的一次小考,虽然不完美,但确实跑下来了。最大的收获是对“完成一件事”的信心,以及更认识到日常积累的重要性。我开始期待下一场比赛,希望下次状态能更好一些,能跑出个更从容、轻松的节奏。把配速稳住、享受过程,享受氛围。菜就多练吧!

版权声明

作者: Donghai

链接: https://mgrowup.com/posts/running-log/marathon-shanghai-maqiao-first-half/

许可证: CC BY-NC-SA 4.0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 Please attribute the source, use non-commercially, and maintain the same license.

评论

Current Language: zh-cn

开始搜索

输入关键词搜索文章内容

↑↓
ESC
⌘K 快捷键